李承乾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长子,在玄武门之变后,刚刚登基的李世民便任命年仅8岁的李承乾为太子。此后,李世民派遣魏征等人全力辅佐李承乾,并且每当外出巡幸,李承乾总是担任监国职务。然而,随着李承乾年岁的增长,且受足疾困扰,他渐渐表现出叛逆的一面,开始不遵守法度。后来,李承乾得知李泰同样受到父亲宠爱,并心生夺嫡之意,于是他在一次暗杀李泰失败后,与侯君集等人密谋,计划起兵逼宫,最终谋反事宜败露。李承乾被李世民废除太子之位,降为庶民并流放至黔州,最终在黔州去世,年仅26岁。
李宽是李世民的第二子。出生不久后,李宽便被唐高祖李渊过继给五弟李智云为嗣,继承家族香火。然而,李宽在约五岁时便因病早逝,未能有太多记载。
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之女杨氏,他英勇果敢,深受李世民宠爱,被封为吴王。在李承乾被废后,李世民曾考虑立李恪为太子,但由于宰相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长,他强烈反对李恪继位,最终李世民听从了长孙无忌的意见,立了李治为太子。李世民去世后,李治即位为唐高宗,在处理房遗爱谋反案时,长孙无忌因与李恪有私怨,将其诬陷参与其中,最终导致李恪被唐高宗以冤屈之名赐死,时年34岁。
李泰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四子,才华出众,聪明过人,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,被封为魏王。可是在李世民的宠爱下,李泰逐渐对皇位心生嫉妒之念。在李承乾谋反失败后,李泰被指控有谋储之心,李世民因此将李泰迁至湖北均州。李世民去世后,唐高宗李治对李泰十分宠爱,但李泰不久后因病去世,年仅32岁。
李祐是李世民的第五子,他酷爱游猎,却常结交不良之人。在李世民将他封为齐王并派驻齐州后,他竟开始招募死士,不顾法度。最终,李祐在舅舅阴弘智的怂恿下,联合叛党起兵谋反,但很快便被李世民平定。事后,李世民以谋反罪将李祐赐死,享年22岁。
李愔的母亲同样是杨氏,他在被封为蜀王并担任岐州刺史期间,整日游猎,并屡次殴打官员,李世民多次警告他,却始终未见悔改。李世民去世后,唐高宗李治即位。李愔的同母兄长李恪被长孙无忌陷害,并因此参与房遗爱谋反而死。李愔也被连坐,被废为庶民并流放至巴州,最终死于流放地,享年45岁。
李恽是李世民的第七子,封为蒋王。唐高宗即位后,李恽被任命为箕州刺史。期间,他被箕州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谋反。唐高宗派使者调查时,李恽在恐慌中自杀,时年49岁。后来,唐高宗得知真相后,亲自斩杀了张君彻。
展开全文
李贞是李世民的第八子,擅长骑射,喜好文史,封为越王。在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去世后,武则天掌握朝政大权,开始大肆屠戮李氏皇族,并废除了唐中宗李显,使得李氏皇族深感恐慌。李贞在豫州担任刺史期间,联合其他李氏皇族起兵反抗武则天,但最终失败,被武则天的大将丘神勣平定,李贞自尽,时年62岁。
李治,唐高宗,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三子。在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相继被废后,李世民将李治立为太子。李世民去世后,李治即位,勤政爱民,推动经济发展,令边疆安定、百姓富裕,历史上称之为“永徽之治”。然而,李治晚年频繁头晕,影响政务,武则天逐渐插手朝政,为她后来的称帝埋下伏笔。李治于56岁时去世,在位34年。
李慎是李世民的第十子,聪明好学,擅长天文星象,封为纪王。在唐高宗去世后,武则天掌握了朝政,李慎和越王李贞联合起来反抗武则天。李慎原本认为时机尚不成熟,所以未加入起义,但在李贞兵败后,他被牵连入狱,最后被武则天流放至岭南,途中去世,享年62岁。
李嚣,李世民的第十一子,被封为江王。然而,李嚣在第二年便不幸夭折,未曾有更多的事迹留存。
李简,李世民的第十二子,封为代王,同年亦不幸夭折,未曾留名。
李福,李世民的第十三子,被封为赵王,后被过继给李世民被杀害的太子李建成。在唐高宗21年,李福去世,时年34岁。
李明是李世民的第十四子,母亲为李元吉的正妻杨氏。杨氏不仅是李世民的宠妃,也是李世民的弟媳。在唐高宗即位后,李明被过继给李元吉。武则天掌权后,因李明与李贤关系亲密,便将李明流放至黔州,最终在流放过程中被武则天派人逼死,享年48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